不要让孩子成为模式化的牺牲品

本文已影响1.6W人 

许多父母喜欢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起来,他们总是用赞美的口吻对自己的孩子说,看到某个聪明,赞美别人家的孩子,贬低自己的孩子是很多父母经常犯的错误。

不要让孩子成为模式化的牺牲品

在生活中,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:父母用熟悉的同学或同龄儿童的优良表现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,诸如“你看看你的同桌”、“邻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”之类的话整天充斥在孩子的耳朵里,作为一种教育策略,这样的提法如果父母引导得法,可能会激发孩子的上进心,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。小伙伴作为正面榜样会对自己的孩子带来很多积极影响,但相当多的家长出于严重的攀比心理,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,孩子往往成为模式化教育的牺牲品。

研究表明,在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中,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最重要的。父母总是给孩子树立榜样,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随意比较,这种家庭教育方式相当普遍。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,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两个重要功能。一个是认识自己,人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认识自己,所以每个人都以别人为镜子。二是确立目标,人都需要在与其他人的比较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。

但在比较过程中,父母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度期待,或者总是把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,容易给孩子带来挫折感,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。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,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,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自成人的评价,这种肯定的评价对孩子的自信培养也很重要。如果总是强调孩子比别人差,孩子总是自我否定,孩子在成长中遇到困难就会恐慌、退缩,伤害孩子的心理。

实际上,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,有不同的个性特征,父母盲目、笼统地比较,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孩子没有自信的表现,也没有认真研究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,羡慕别的孩子,斥责

红色和文本是同学,两个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,学习成绩优秀,两个母亲暗中比较女儿。6月末,学校进行了期末考试,红红考上了年级第一,但文文成绩平平。文文母感到非常不平衡,整天给女儿看脸色,利用假期向文文报告英语、数学、物理补习班,敦促女儿早点学习中学三年级的课程。其间她不断告诫女儿:“文文,你必须努力学习,一定要超过她们家的红红!”

从那以后,文文苦不堪言,三天两头就要被妈妈劈头盖脸骂一顿。有时候妈妈不让她吃晚饭,把她关在卧室里关门思考。但是,文章的成绩并不像母亲想要的那样,相反红色越来越远,个性越来越压抑,有轻生的想法。

人生在世,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才能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能力。父母一味比较,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,只看到孩子的缺点,教育就没有效果。

爱比较的母亲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,但是一边比较一边打击孩子的习惯,从根本上说,正在逐渐破坏孩子的自信。要知道,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,没有自信的孩子最终会失去自信,一生平凡。

相关内容

热门精选